A
一、藻礁是本市海岸重要的生態資產,本府已於103年7月7日劃定「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」加強保護,保護區面積:315公頃,分為核心區(47公頃)、緩衝區(81公頃)、永續利用區(187公頃)。
桃園藻礁是植物造礁,係殼狀珊瑚藻在硬基質上生長而形成的生物礁,經由其體內鈣化作用沉積碳酸鈣所建造之生物礁體,平均10年才長1公分,桃園沿海藻礁約27公里,更是全台最大、生長最完整的藻礁地形,存在的時間超過4,000年,其中觀新藻礁動物密度為高美濕地的5倍,香山濕地的8倍,尤其是環節動物與節肢動物的數量特別豐富,另於大潭藻礁發現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珊瑚,以及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(IUCN)瀕危物種紅肉ㄚ髻鮫,亟需就地進行保育。
故現階段本府將優先投注經費與心力在已經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、生態多樣性最豐富、殼狀珊瑚藻發育最好的觀新藻礁保護區,再逐步採取污水截流處理、水質即時監測、減輕飄砂沉積等污染預警及防制措施,讓當地藻礁生態恢復。至於大潭、白玉藻礁是否納入保護區範圍,市府110年再投入新臺幣2,000萬元調查大潭及白玉藻礁,將評估合適的保護方式及等級。
二、「異地補償」係指以異地重建棲息地方式,復育棲地生態所實施之生態補償;開發或利用行為迴避棲地確有困難,且衝擊減輕措施或替代方案皆已考量仍有困難,無法減輕衝擊,始准予實施異地補償措施;進行異地補償之土地,應考量生物棲地多樣性、棲地連結性、生態效益、水資源關聯性、鄰近土地使用相容性、土地使用趨勢及其他因素等。
異地復育的精神在於哪裡進行復育可以達到最大生態效益,同時其經濟成本較低且具最高的可行性。當一種物種在原本的棲息地上生存,而被迫移到另一個地方,我們所能做的是需多方評估是否合適。依循上述準則,在建立復育位址空間模式時,除了考量生態系層級之外,在復育操作時,若能兼顧特定指標物種(類群)的需求,可以使復育計畫更為細緻,同時達到更好的生物多樣性保育成效。
三、海洋油污染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,故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局為保護中油輸油管線不受海岸侵蝕破壞,已於107年4月完成「106年度桃園市大潭段海岸保護工程」。另針對海洋污染事件發生時,本府訂有海洋污染緊急應變計畫,如有發現油料外洩或有油料外洩之虞,可立即通報及執行應變作業,藉以防止、排除或減輕海洋受到漏油污染程度。